top
top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系列讲座”第二讲开讲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1-04-28
作者:贾慧
编辑:毛赟美

新闻中心讯贾慧 427日晚,法律系“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小阶梯教室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王锡锌教授做了题为《治道与治术: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的讲座。

教授首先列举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城管问题,继而引出政权的“统治合法性”问题,他强调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是任何政权都会遇到的问题,即治道问题。接着,教授提出本次讲座的主题:治道与治术的背离。他解释说,治道本质上是追问权力合法性的问题。治道作为政权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在中国古代表现为“天下公议”,而在当代则为“民主”。他强调,我国治道层面的民主一直存在,但是治术层面的民主就有些问题,即治道与治术之间存在鸿沟。接下来,教授介绍了我国治道合法性解释的历史变化。首先,我国1982年宪法从历史合法性方面解释了我国政权的合法性;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后,我国从治效方面解释了其合法性,但是这一解释涉及经济的发展变更,因此具有不稳定性;目前对治道合法性的解释中民主理论占主导,如“三个代表”理论、“以民为本”理念等。此外,教授鲜明地指出,在我国,治道与治术的背离,是一个绵延几千年的问题。目前在治术层面缺乏民主表现为国家治理中的管理主义模式不合理。教授从理念预设、决策的组织机构、信息获取、诉求表达渠道、接受度与偏好塑造、政策纠错等方面说明管理主义模式的特征,强调决策者对人和事的单项管理和控制是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而国家动员、经济发展则是管理模式的社会基础。

接着,教授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公共事务管理模式遇到了困境,一些个案都说明了管理模式并不是万能的、长期有效的。在决策者对这些事件的后续解决中,出现了各地对参与管理模式的改进事例。接着他又指出湖南、杭州等地不仅已经从个案中运用参与模式解决管理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还积极发展参与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两方面:政府更加公开决策的过程及结果;政府引进有意义的民众参与。教授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参与治理模式的特征。

最后,教授总结道,弥补治道与治术之间的鸿沟,不仅需要从宏观结构上解决治道合法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微观上的民主问题做出变革,他强调县级地方是这一变革的前沿,是重中之重。

讲座结束后,师生又针对教授的报告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教授又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介绍了自己的观点。

法律系主任林维在主持中强调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系列讲座”不仅可以使法律系的学生及时了解法学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也能够锻炼同学们的法律思维。(摄影/李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