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职务)】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
【学历(学位)】法学博士学位
【主讲课程】
主体班课程:中外青年运动史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史导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等;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等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术背景】
硕士阶段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博士阶段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
博士后阶段从事中国政治研究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今,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荣誉奖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优秀党员,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著作(合著)获教育部一等奖、吴玉章基金会优秀奖等
【主要课题】
主持
1.《当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2010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80353。
2.《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2010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YJC710062.
3.《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KS052。
4.《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述评》,2011年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C13。
5.《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2011年北京“十二五”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KDB024。
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2017年6月中宣部马工程重大课题,子课题《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主持人。
7.《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大国崛起》,2017.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美国崛起子课题负责人。
8.《新时代以来党的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研究》,2018.9,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
9.《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2018.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项目
10.乡村振兴与新时代青年运动方向研究2021B36,2021.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项目
参与
教育部、北京市、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重点、重大课题近20项
【科研成果】
论文:
1、《论儒家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中国大学竞争机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第1期。
3、《关于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学认识》,《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别问题研究的主要视域》,《实事求是》,2006年第6期。
5、《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
6、《重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阶级阶层问题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一作者。
7、《陈云经济思想中的和谐观初探》,《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
8、《改革发展与稳定:江泽民的执政理念》,《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别问题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第11期,第一作者。
10、《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分析方法》,《前进》,2006年第9期。
11、《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现实的必然选择》,《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沿革、价值目标及现实启迪》,《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乡差别问题研究述评》,《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16、《市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7、《江泽民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8、《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别的影响》,《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
19、《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0、《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差别思想》,《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21、《简论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22、《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城乡差别思想及其现实意蕴》,《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23、《城乡差距拉大造成多方面影响》,《中国改革报》2008/10/29
24、《试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第6期。
25、《邓小平缩小城乡差别的战略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2013年马克思主义文摘第2期80%转载。
2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探析》,《北京教育》,2013年第3期。
27、《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其战略路径》,《商业文化》,2013年第4期。
28、《中国公共外交的青年主题地位及其增强路径》,《商业文化》,2013年第5期。
29、《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青年公共外交路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30、《近年来国内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述评》,《商业文化》,2013年第9期。
31、《深化改革的国际生态环境》,《商业文化》,2013年第10期。
32、《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价值取向》,《商业文化》,2013年第10期。
33、《当前我国网络反腐运行机理探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
34、《深化中国改革的若干政治经济因素解析》,《领导科学》,2013年第12期。
35、《深化改革涉及的几个经济问题》,《商业文化》,2013年第12期(合著)。
36、《网络反腐:公共特征、运行流程及其未来取向》,《商业文化》,2013年第12期。
37、《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青年工作的方向》,《商业文化》,2014年第1 期。
38、《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因》,《商业文化》,2014年第2期。
39、《全面深化中国改革的若干因素》,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0、《深化改革的国际生态环境》,《商业文化》,2014年第4期。
41、《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人民日报(理论版)》,2014-6-3。
42、《针对青年大学生状况以专题模式搞好“概论课”教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6期,第一作者。
43、《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党建》,2015年第9期。
44、《作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前线》,2015年第3期。
45、《深化反腐倡廉与加强党的建设——兼论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大连干部学刊》,2015年第1期。(缺原件 打印)
46、《关于中缅关系战略地位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报》,2015.1。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2016.1。
48.、The Party's Ideas and Practice on Deepening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The 7th Word Socialism Forum,2016-10-21—22。
49、《习近平的治国思想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增刊)
50、《“四个坚持”:新时期建军方向》,《光明网(理论版)》,2017年第8期。
51、《厚植新时代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枣庄学院:《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集》,2018年第3期。
5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9.1学会
53、《坚守初心和使命是党取得伟大成就的不竭动力》,《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8期。
54、《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光明日报(理论版)》,2019.10.17。
55、《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及其经验》,《光明网理论版》,2019.06.06。
56、《厚植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百年团史的光荣历程和历史经验》,《南方》,2023年第5期,第一作者。
57、《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南方》,2023年第12期,第一作者。
58、《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中国经济时报》智库版,2023.9.13,独著;
59、《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济时报智库版》,2023.10.11,独著;
60、《我国青年工作与党的战略性工作的多维逻辑关系分析》,《广东青年研究》,2024年第01期,第一作;《青少年导刊》(人大复印资料),2024年第7期,一作。
61、《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8月16日,A04版,一作。
62、《马克思主义维度下的逆全球化思潮研究》,《品位经典》,2024年第9期,一作。
63、《“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南方》,2024年第17期,一作。
64、《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境界》,《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11月15日,A04版,一作。
65、《以提振城乡消费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25年8月29日,A02智库观点版,一作。
著作:
独著3部:《新时期中国城乡差别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金琅学术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南京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合著10余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人民群众与全面深化改革》等
【学术交流】
参加会议:
全国博士后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年会、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问题研讨会、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中俄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与大国兴衰系列学术研讨会、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会、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会、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等各类会议近百次
访学交流:
英国莱斯特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理事、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会理事等
【研究生培养】
培养出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党校、华中科技大等名校博士,多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生多从事公务员、高校教师、央国企工作,已有毕业生走上处级领导岗位
【电子邮箱】wutthh@126.com